6 years ago
關鍵詞:吖啶衍生物、抗腫瘤、熒光探針、金屬配合物
除了從煤焦油的蒽油餾份用硫酸提取而制得吖啶以外,還有多種合成吖啶的途徑。
侵入途徑:吸入、食入、經(jīng)皮吸收。
危害:對皮膚、粘膜有強烈刺激性。引起眼瞼水腫、結膜炎、喉炎、支氣管炎及哮喘發(fā)作。皮膚接觸后引起劇癢,皮膚粘膜有時可發(fā)生嚴重炎癥,對皮膚有光每感作用。嚴重中毒者可有呼吸加速,血壓升高。另外,吖啶可能插入DNA分子,導致DNA分子畸變,造成移碼突變,進而導致轉錄紊亂。對微生物影響尤大。
吖啶衍生物具有三元環(huán)平面結構,可以與DNA發(fā)生相互作用, 吖啶類化合物的作用靶點主要包括拓撲異構酶Ⅰ/Ⅱ、端粒酶、微管蛋白、ABCG2 / P-gP 以及蛋白激酶等。如1-2苯胺吖啶m-AMSA(2)是進入臨床研究的首個全合成的DNA嵌入型的藥物,且表現(xiàn)出較好的療效。它可以和DNA以及拓撲異構酶形成復合物,其中吖啶骨架嵌入到DNA鏈中,而苯胺側鏈和拓撲異構酶發(fā)生相互作用。 在其它方面,如20 世紀80 年代開始用于臨床治療老年性癡呆, 并于1993 年成為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( FDA ) 批準用于治療老年性癡呆的第一個臨床藥物--他克林( 9-氨基-1, 2, 3, 4-四氫吖啶, tacrine, T HA) 以及進一步的研究發(fā)現(xiàn)以7 個碳原子直鏈烷烴偶聯(lián)的雙他克林衍生物的性能異常理想, 其藥效是他克林的100 倍, 毒性是他克林的萬分之一,試圖哌嗪基團引入橋聯(lián)部分, 以獲得新的藥物。
DNA是生物體主要的遺傳物質,有關DNA的研究是揭示生物遺傳奧秘的基礎。DNA的研究通常包括:對生物樣品中DNA的含量進行測定,確定DNA結構和堿基對序列、研究抗癌藥物與DNA作用方式,并進行抗癌藥物的篩選等許多方面。在這些領域中,常使用的分析方法就是利用合適的探針與DNA相互作用,以達到不同的研究目的。吖啶類染料小分子作為核酸探針具有一些優(yōu)勢,如:非放射性、無污染、操作流程簡便、分析濃度可以很低等等,其與核酸的作用方式多為嵌入式,并且通??梢员容^方便的標記核酸片斷,對DNA的更深層次的研究,如確定結構和堿基對序列,以及探測病毒或受損傷的DNA等。
為了豐富吖啶類熒光探針,陳敬華碩士合成了一系列吖啶酮衍生物:(1) 10-乙基-3-磺酸基-吖啶酮 (2)10-烯丙基-3-磺酸基-吖啶酮 (3)10-芐基-3-磺酸基-吖啶酮 (4)10-苯基-3-磺酸基-吖啶酮 (5)10-乙基-3-氨基-吖啶酮 (6)10-烯丙基-3-氨基-吖啶酮(7)10-芐基-3-氨基-吖啶酮(8)10-苯基-3-氨基-吖啶酮,期望能夠找到一種合適的染料探針,用于核酸的定量研究。通過用紅外光譜,紫外可見吸收光譜,元素分析等方法對合成的化合物進行了表征、用熒光光譜,紫外可見吸收光譜,電化學等方法對本文合成的核酸探針與核酸的作用方式進行了研究,發(fā)現(xiàn)DNA對這些物質的熒光具有較強的猝滅效應,其中又以10-乙基-3-磺酸基-吖啶酮,10-烯丙基-3-磺酸基-吖啶酮,10-乙基-3-氨基-吖啶酮,10-烯丙基-3-氨基-吖啶酮這幾種物質效果最好,因此有望從這類物質中篩選出良好的核酸探針。為此,通過選擇一定的試驗條件,發(fā)現(xiàn)10-烯丙基-3-磺酸基-吖啶酮與小牛胸腺DNA在一定的濃度范圍內(nèi)呈良好的線性關系。本方法簡單、快速、靈敏度高,有望成為測定DNA的熒光分析新方法,同時為研究開發(fā)新型的核酸探針提供了新的理論和實驗依據(jù)。
癌癥已成為21世紀人類健康的主要殺手,是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死因。然而無論是內(nèi)科治療還是維克手術都無法耿直癌癥。目前比較成熟的抗癌藥物均為金屬的配合物,可分為鉑類抗癌藥物、釕配合物、有機鍺配合物、茂類配合物、有機錫配合物和鈀配合物等。本文主要討論一下關于鉑類配合物。
20世紀70年代以來,鉑配合物抗癌功能的研究在國內(nèi)外引起了極大地重視。鉑配合物的抗癌活性是基于其對癌細胞的毒性?,F(xiàn)已確定具有順式結構的[PtA2X2](A為胺類,X為酸根)均顯示抑瘤活性,其中順式二氯、二胺合鉑抗癌活性最高。它不僅能強烈抑制實驗動物腫瘤,而且對人體生殖泌尿系統(tǒng)、頭頸部及其他軟組織的惡性腫瘤有顯著療效。由于“順鉑”尚有緩解期短、毒性較大、水溶性較小等缺點,經(jīng)過化學家們的不懈努力,現(xiàn)已制出了與順鉑抗癌活性相近而毒副作用較小的第二代、第三代抗癌金屬配合物藥物其中就包括以吖啶作為插入劑母核,所合成一系列的吖啶類鉑金屬配合物。[8]
當然除鉑外,其它金屬如Ti、Rh、Pd、Ir、Cu、NI、Fe等地某些配合物亦有大小不同的抗癌活性。
通過對吖啶及其衍生物的性質及各方面研究進展的了解。特別在尋求解決抑制以及徹底治療癌癥方面具有巨大的研究潛力,其中包括對現(xiàn)有藥物的改進、開發(fā)新型吖啶衍生物類優(yōu)質藥物等。那么接下來我們將在余佳博士的帶領下、并得到孫柏旺教授的有力指導下,選用吖啶作為插入劑母核,設計、合成一系列的吖啶類配體,合成相應的金屬配合物,并對它們的DNA插入作用及抗腫瘤活性進行研究。力爭合成相當數(shù)量的吖啶類金屬配合物,刪選出具有較高生物活性的金屬配合物。